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央行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8月2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释放出货币政策操作继续维持宽松、呵护信贷和市场预期的信号。展望后市,年内降准空间有限,政策重心或转向“落实落细”,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更注重灵活落地与精准传导。

  中期借贷便利,即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MLF操作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是央行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在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在本次MLF操作前,8月央行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净投放3000亿元。综合来看,两项工具在8月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净投放规模,继续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对于8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记者表示,现阶段处于政府债券持续发行高峰期,同时监管层也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

  “同时,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王青表示,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王青认为,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也在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这意味着尽管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偏强,但货币政策仍在延续支持性立场。

  另据了解,自今年3月MLF操作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以来,央行持续保持加量续作。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指出,MLF招投标机制完善后,由操作当天发布结果公告改为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参与机构提前做好短中长期流动性安排,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央行动态掌握机构流动性余缺状况。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MLF操作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来源:人民网

版权所有©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