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保山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保山市围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2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经营组织达52424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338个,实现农产品加工现价总产值1215.86亿元,同比增长10.02%,增速比全省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8∶1,领先于全省0.4个百分点。

  ——健全发展机制,落实精准帮扶政策。我市深入推行“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个专家组、一套政策、一个机制、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把巩固衔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用好用足,全力支持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在土地资源上,优先保障农业产业设施建设用地;在资金投入上,持续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4年,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到位9.04亿元,其中5.73亿元投入产业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占比分别达65.02%、58.25%。在帮扶协作层面,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闵行区投入援保资金1.75亿元、实施项目87个,引进20家企业到位投资3.64亿元。

  ——强化项目支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围绕“1+10+2”等重点特色产业,借助中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助力农业经营主体迈向高质量发展。2024年,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家庭农场获得中央资金扶持,县级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借此改善生产条件,技术应用与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稳步推进,63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成功撬动2.65亿元地方经济,7个肉牛龙头企业实施13个云岭肉牛产业集群子项目,在规模养殖示范区建设、种牛扩繁、主体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有力推动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腾冲恒益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项目拓展肉牛产业经营范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9亿元,带动1.15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坚持科技赋能,驱动创新发展。我市坚定不移走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之路,持续推动农科人员下基层,依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基地建设、振兴种业、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农业“含科量”。2024年,选派科技特派员81名,引进新品种86个,推广新技术154项,建立示范基地68个,转化科技成果5项。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咖啡产业园内配备日加工能力超过150吨的咖啡生豆分拣精选生产线,全市咖啡年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部分企业引入智能全自动精深烘焙咖啡生产线,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保山市花卉产业日渐凸显,有花卉加工龙头企业8户,其中国家级1户、市级1户、县级6户。腾冲露丝福生物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马士革玫瑰花精深加工,实现亩均综合产值1.73万元,亩均净收益为1.1万元。

  ——打造产业链群,优化产业结构。我市积极培育粮食加工企业,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至105户,粮食加工产值达14亿元。围绕“1+10+2”重点产业,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全产业链文章,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重点打造咖啡、生猪肉牛、茶叶、石斛、核桃、水果蔬菜六大产业链群。目前,咖啡加工企业80户,全产业链产值达82.04亿元;生猪肉牛农业龙头企业110户,全产业链产值达268.08亿元;石斛加工龙头企业18户,全产业链产值达75亿元;核桃加工龙头企业40户,全产业链产值达62.13亿元;水果加工龙头企业39户,全产业链产值达59.99亿元;蔬菜龙头企业89户,全产业链产值达131.16亿元。

  ——培强壮大经营主体,增强带动能力。我市锚定“培强壮大经营主体,提升带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为引领,立足资源和地域特色,持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将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充满活力的家庭农场;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提升合作社质量。据统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个体户及其他经营主体数量达51086户,农产品加工产值达775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85户,构建起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龙头企业体系。8户国家级龙头企业撑起全市农业产业的“天花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30亿元;95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农产品加工产值超70亿元;市级龙头企业144户、县级龙头企业438户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持续壮大林下经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关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2024年末,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690万亩,年采集森林蔬菜、菌类、野生中药材等17.81万吨,实现产值43.26亿元。龙陵县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林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化合作,探索石斛仿野生和集约化种植模式,带动发展石斛种植4.6万亩,年产石斛鲜条1.35万吨,实现石斛全产业链总产值81亿元;昌宁县四角田村在科研院校的支持下开展以野生干巴菌为主的人工促繁与保育技术研究示范,全村实现野生食用菌年收入超1200万元,林地亩均收入达352.9元,户均收入达2.4万元。

  ——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我市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推动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2024年,全市咖啡面积发展至14.5万亩,产量达2.71万吨,综合产值90.86亿元,全市咖啡精品率达50%,精深加工率达70%,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均位居全省第一。“十四五”以来,保山市冷链物流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50多家建有冷库或拥有冷藏车辆的企业(合作社),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367座,总占地面积42.21万平方米,库容54.60万立方米,容量21.32万吨,年处理量104.47万吨,企业自有冷藏(冻)车数量145辆,冷链集配中心31个。

  ——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我市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种植、养殖、旅游、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产品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附加值;借助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有高黎贡山茶博园AAAA级旅游景区1个,高黎贡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茶叶加工及仓储物流中心1个,茶文化交流中心1个,茶树品种资源圃1个,分厂17个。公司现有1.2万亩有机绿色茶园,辐射带动茶树种植8万多亩,2024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37亿元。

                                                                                                                                                                                                          来源:保山日报

                                                  

版权所有©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